热线电话
18101139985

井盖修复的统一标准

来源:日期:2021-09-13 浏览:

井盖病害该如何界定、怎么修复、修复后又需要达到哪些要求?

今后,这些问题都有了统一标准。市城市管理委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北京市地下管线检查井盖病害判定标准和治理要求》,将井盖病害问题细化为10个类型,对每类病害的判定标准、治理方式及质量安全要求等都作了详细规定,并明确提出,经过病害治理后的井盖,质保期应不少于3年。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井盖类设施335.02万套,包括井盖282.26万套、雨水箅子52.76万套。这些井盖裸露于地表,易受人为扰动和车辆碾压,随时可能发生丢失、破损、移位、震响等问题,但是现行水、电、气、热、通信信息等各专业地下管线的管理标准和作业规范,对于检查井盖运行维护涉及不多,这导致了井盖的运行管理存在不精细、不规范的现象。

为此,市城市管理委等8部门在近年来组织开展病害检查井联合治理的基础上,将检查井盖存在的病害问题细化为10个类型,并对每类病害的判定标准、治理方式以及质量安全要求等作了详细规定。

接下来,各区城市管理委将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地下管线检查井权属(管理)单位加大巡查维护力度,确保井盖病害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加紧建立完善本单位地下管线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和井盖类设施数据库,运用新技术手段加强井盖运行情况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置所属井盖病害问题,并对重要单位驻地和重大庆祝活动涉及区域、路段及其他重点部位的井盖类设施制定专项管理维护方案,加密巡查频次、加大治理投入,确保井盖运行安全平稳。